杏壳活性炭技术解析
一、定义与原料
杏壳活性炭以杏壳(杏核皮)为原料,经高温炭化、活化及精制加工制成,属于生物质基活性炭类别。其原料来源广泛,多为农业废弃物,具有天然多孔性和高碳含量特性,经活化后形成发达的三级孔隙结构(微孔、介孔、宏孔),适用于多种吸附场景。
二、生产工艺
预处理与炭化
杏壳经筛选、清洗去除杂质后,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炭化处理(温度400–600℃),形成初级碳骨架。
炭化后材料孔隙率较低,需进一步活化提升吸附性能。
活化造孔
物理活化:水蒸气或二氧化碳高温刻蚀碳骨架,生成微孔主导结构,比表面积可达1000–2000 m²/g。
化学活化:采用KOH、ZnCl₂等试剂腐蚀扩孔,比表面积更高(约1800–2200 m²/g),但需后续中和清洗避免污染。
后处理
活化后经洗涤、干燥、筛分等工序,制成颗粒状(0.5–4 mm)或粉末状成品,适配不同应用需求。
三、核心特性
孔隙结构
微孔(<2 nm)占比高,可吸附小分子污染物(如重金属离子、甲醛),介孔(2–50 nm)和大孔(>50 nm)协同提升扩散效率。
碘吸附值≥1000 mg/g,亚甲蓝吸附值≥120 mg/g,脱氯效率≥135 mg/g。
机械性能
颗粒强度≥90%,耐磨耐压,适用于反渗透过滤等高压场景。
安全性
重金属残留量极低(铅≤1.0 μg/g,砷≤2 μg/g),符合饮用水处理标准。
四、应用领域
水处理
饮用水净化:去除余氯、酚类、重金属(铅、汞)及三卤甲烷前驱物,提升水质安全性。
工业废水处理:吸附石油化工、制药废水中的有机物(如苯、硫化物),降低COD值。
空气净化
家用空气净化器及工业废气处理中吸附甲醛、苯系物、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。
食品与医药
用于制糖、酒类、饮料脱色除异味,医药行业溶剂回收及药品精制提纯。
特殊场景
贵金属提取(如黄金吸附)、催化剂载体及储能材料。
五、市场与产业
产品规格
颗粒状产品(0.5–4 mm)为主流,粉状活性炭用于快速吸附场景,价格根据碘值不同波动
六、使用注意事项
运输与储存
需防潮、防压碎,避免与焦油类物质接触导致孔隙堵塞。
再生方法
高温蒸汽再生或化学再生(酸洗)可恢复部分吸附性能,循环使用降低成本。
适配场景
高浓度有机废水需预处理(如絮凝沉淀)后再用活性炭吸附,避免快速饱和